2022-05-2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2022-05-22
在盐城珍禽保护区中,栖息着以丹顶鹤为代表的湿地珍稀野生动物,构建了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2022-05-22
从2020年4月开始起,黄山风景区园林局和安徽大学共同组成团队实施了景区昆虫资源调查与评估(一期)项目,首次在黄山风景区及毗邻区域对不同生境的昆虫资源开展系统性的调查。
2022-05-22
大型真菌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成员,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安徽黄山领略真菌世界之美。
2022-05-21
小满时节,雨水充盈。从气候特征上,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前,全国各地都渐次进入夏季。老虎也开始享受自己的夏日悠长假期。
2022-05-20
人工智能与人类紧密的结合,使得智能化的人机协同成为大势所趋。《可解释人工智能导论》一书全面介绍可解释AI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和行业应用。
2022-05-20
20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湖南长沙举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新书发布会。该丛书根据9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生经历撰写,共9册。
2022-05-20
由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和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确定了10个与听力损失有关的新基因。
2022-05-20
据17日发表在《细胞》与《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两篇论文,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第一个锌金属的伴侣蛋白,并将其命名为锌调节GTP酶金属蛋白激活剂1(ZNG1),它可将锌输送到需要它的蛋白质中,如果没有ZNG1,锌就无法发挥作用。
2022-05-20
记者19日从浙江大学获悉,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徐国良院士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即母体不良环境可以通过卵母细胞影响子代糖代谢功能,阐明了卵母细胞TET3不足介导子代慢性疾病发生的具体调控机制。
2022-05-20
新加坡国立大学、字节跳动等机构合作的技术成果近期在神经生物学期刊《自然·神经科学》发布,该研究首次将AI元学习(meta learning)方法引入神经科学及医疗领域,可在有限的医疗数据上训练可靠的AI模型,提升基于脑成像的精准医疗效果。
2022-05-19
随着我国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及文化素养水平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更加渴望了解和学习疾病相关医学知识。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的专业版临床标准和指南,内容和表述过于专业难以为公众理解和运用。
2022-05-19
日前,中国科技馆印发《中国科技馆“人才强馆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人才强馆工作,科学规划“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工作蓝图。
2022-05-19
2022年2月至5月,“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送科技教育项目在宁夏海原县开展实施。海原县第五小学和第四中学“科创筑梦乡村科教服务站”建设完成,并开展了常态化主题科普活动。
2022-05-19
在绘制人体内每个细胞的图谱时,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神秘的免疫细胞B-1在子宫内存在的证据。
2022-05-19
根据《自然·地球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生物土壤结皮(由生活在土壤表面的微生物、地衣和非维管植物组成的群落,主要分布于旱地)或可降低全球扬尘排放的55%,每年防止释放约7亿吨尘土。
2022-05-19
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新闻中心称,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科研人员发现了磁纳米粒子在铁磁流体中的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性,该特性对于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2022-05-19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的国际科研团队,修订了核聚变领域的一条基本定律。